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界面研究與認知詩學論壇(第155期)學術活動于11月24日(星期四)晚上在騰訊會議線上如期舉行。本次活動特邀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主任董樹寶教授做題為“從知識型到話語實踐:??轮R考古學的理論轉換”的學術講座。講座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長趙永峰教授主持,我校眾多老師、博士生和碩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。
首先,董樹寶教授向我們簡單地介紹了???。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,??率强缯Z言、跨文學、跨文化、跨學科的研究者,他對壓迫的反抗,對自由等問題的認識獨樹一幟,且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,對后世的影響十分廣泛。隨后,董樹寶教授對??滤枷氲牟煌A段進行了介紹。他強調,??率芸档碌慕K極提問“人是什么”影響很大。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,??聫娜俗鳛椤爸R主體”等角度切入,向世人獻出了《古典時代瘋狂史》《詞與物》等著作,成為法蘭西思想大師。接著,董樹寶教授就“什么是知識型”等問題向參會師生作出介紹并闡述了自己的理解。他指出,知識型是能夠在既定時代把那些產生知識論形態、科學、可能還產生形式化系統的話語實踐連接起來的關系集合。接下來,董樹寶教授講到知識型變遷,并針對各個時期舉出相應的例子論述??碌闹R型理論。最后,董樹寶教授指出,從??碌挠^點來看,它體現了“類比并不處理物與物之間可見的相似性,而是要解決關系的更加微妙的相似性”。
講座最后,趙永峰教授作了精彩總結,并強調董樹寶教授對??玛P于《知識考古學》的相關論述對外語研究者有許多啟示,如國際話語體系能力建設等。接著,趙永峰教授對學者王德威把《知識考古學》翻譯成《知識的考掘》的區別進行提問,董樹寶教授認為二者區別甚微,他指出考古學是摒棄時間的趨向,走向空間,對文物進行重新還原,知識考古學目的也是如此,即:撥開時間的修飾,去展現知識的真相。董樹寶教授關于??逻@位法蘭西思想大師的研究很深入,值得每位師生思考與學習。與會的師生收獲頗豐,紛紛向董樹寶教授表示感謝。至此,本次講座圓滿落幕。

主講人:董樹寶教授

主持人:趙永峰教授

在場師生
圖/文:研究生院